以教育强国带动复合型公卫人才培养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杂志发表重要文章《扎实推动教育强国建设》,强调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具有内在一致性和相互支撑性,要把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一体统筹推进,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倍增效应。公共卫生是社会福祉的关键支柱。高质量的公共卫生教育是公共卫生事业的关键推动力,也是培养复合型创新公卫人才的先决条件。
培养复合型创新公卫人才,需要创新教育模式。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公共卫生领域,问题导向学习、案例教学和实践教育被认为是培养学生这些能力的有效方法。
问题导向学习是一种以问题为核心的教育方法,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公共卫生教育中,可以引入实际卫生问题,通过教师和同学的合作,引导学生提出新的观点和解决方案,培养创新思维。
案例教学是一种通过研究真实案例来学习的方法,它可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境相结合。在公共卫生教育中,可以使用真实的公共卫生案例来教授学生如何分析问题、制定策略、做出决策。通过分析不同案例,学生可以积累丰富经验,了解卫生问题的复杂性,并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公共卫生专业学生需要有机会参与真实的卫生项目和研究,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各个公共卫生学院要与当地公共卫生机构紧密联系,让学生尽量早、尽量多地进入现场,了解当地突出公共卫生问题并思考解决办法。这种实践教育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卫生问题的理解,还可以培养他们的领导力、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复合型创新公卫人才,需要跨学科教育融合。公共卫生问题往往涉及医学、社会科学、环境科学等领域,因此,公共卫生教育体系应促进不同领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承担公共卫生教育的学校可以建立跨学科的课程和项目,比如与计算机技术、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以及中国历史、中国文学、中国传统医学等专业进行跨学科的教育,让不同专业的学生一起合作解决卫生问题。这种跨学科的合作可以为学生提供不同角度的思考方式,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复杂的卫生问题,促进创新,以应对复杂的公共卫生挑战。
培养复合型创新公卫人才,国际合作是重要途径。面对全球范围内的公共卫生挑战,如传染病暴发、人口老龄化、全球气候变化、疫苗分配不平等,国际合作成为解决问题的必要途径。
全球抗击艾滋病疫情、埃博拉疫情的控制、疫苗研发与分发等,都是国际合作的成功案例。国内已有数所医科大学设立专门的全球卫生专业,开展公共卫生的人才培养和国际交流。应该鼓励国内公共卫生教学机构积极与国际公共卫生机构、研究机构和大学合作,互派教师和学生交流,这样就可以接触到全球最新的卫生知识和实践经验。我国还应该为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机构积极培养后备工作人员和官员,在国际组织发出中国声音,为“全球卫生”和“同一卫生”作出贡献。
培养复合型创新公卫人才,政府和社会也要提供大力支持。政府和公共卫生机构应提供奖学金和培训机会,以减轻学生的负担。同时,社会也应重视公共卫生领域的科研和创新,为公共卫生人才提供发展机会。
一些国家已经认识到培养复合型创新公共卫生人才的重要性,并采取了相应措施。例如,瑞典的卫生政策研究所设立了奖学金,鼓励不同领域的学生申请,推动卫生政策的创新。美国的一些大学开设了跨学科的公共卫生课程,鼓励学生参与社区卫生项目。这些举措取得了积极的效果,培养了一批有影响力的公共卫生专业人才。
高质量推动教育强国建设,培养复合型创新公卫人才,是现代公共卫生教育的关键任务。只有通过不断的改进和创新,才可以推动公共卫生领域的发展,提高国民健康水平,为国家的繁荣和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来源:健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