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痘的预防控制
猴痘是一种由猴痘病毒感染所致的人兽共患病毒性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主要传染源为感染猴痘病毒的啮齿类动物。灵长类动物(包括猴、黑猩猩、人等)感染后也可成为传染源。
2022年1月1日~2023年7月25日期间,全球113个国家/地区共报告猴痘确诊病例 88600 例。死亡152例,涉及22个国家/地区。7月3日到9日,全球新增猴痘确诊病例83例,东南亚区域由于受到泰国当地社区传播的影响,传播水平显著升高。截至7月11日,美国累计报告30324例确诊病例,死亡病例达到43例,均为全球最多。
2022年9月,重庆报告我国首例猴痘输入病例。2023年6月2~30日,中国内地报告106例猴痘确诊病例,主要分布于广东、北京、江苏、湖北、山东、浙江、辽宁、湖南、天津、陕西、青海等多个省份,病例均为男性,其中101例为男男性行为人群,96例发病前21天有男男性接触史。
●猴痘的传播途径
病毒通过黏膜或破损的皮肤侵入人体进行传播,主要有以下三种途径,1、动物传人:主要通过接触感染猴痘病毒动物的呼吸道分泌物、病变渗出物、血液、其他体液,或被感染动物咬伤、抓伤而感染。2、人传人:通过与感染者之间密切接触(主要为男男性行为等)进行传播,也可在长时间近距离接触时通过飞沫传播,还可通过胎盘从孕妇传播给胎儿。3、物传人: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时也有可能感染。
●猴痘的人群易感性
既往接种过天花疫苗者对猴痘病毒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叉保护力,未接种过天花疫苗的人群对猴痘病毒普遍易感。以下人群更可能感染猴痘病毒:与猴痘患者生活在一起或与之有密切接触(包括性接触)的人,包括男男性行为人群;
接触猴痘患者或猴痘病毒的卫生工作者;儿童、孕妇以及免疫力低下的人群。
●猴痘的临床表现
潜伏期5至21天,多为6至13天。发病早期出现发热、寒战、头痛、嗜睡、乏力、背部疼痛和肌痛等前驱症状。90%患者出现明显的浅表淋巴结肿大,如颈部、腋窝、腹股沟等。
发病后1至3天出现皮疹。首先出现在面部,逐渐蔓延至四肢。疱疹和脓疱疹多为球形,直径约0.5至1厘米,质地较硬,可伴明显痒感和疼痛。疱疹数量从几个到数千个不等,可累及口腔黏膜、消化道、生殖器、结膜和角膜等。病程约2至4周。一旦所有皮疹结痂脱落后,感染者就不具有传染性。部分患者可出现并发症,包括皮损部位继发细菌感染、呕吐和腹泻引起的严重脱水、支气管肺炎、脑炎、角膜感染等。
●猴痘的预防
1.出入境人员和涉疫地区人员需关注所在国的猴痘疫情信息。在猴痘地方性流行地区,尽量避免与啮齿类动物和灵长类动物(包括患病或死亡的动物)发生接触,不直接接触动物的血和肉,必须彻底煮熟后才能食用。加强个人手卫生。屠宰或处理染病动物或感染组织时,应佩戴手套及其他适当的防护用品。
2.主动就医和及时报备。疫区归国人员需注意自我健康监测,出现皮疹等症状时,应主动就医,并告知接诊医生疫区旅行史,以助于诊断和治疗。若在国外有过接触史和暴露史,尚未出现症状,可主动联系当地疾控中心进行咨询和报备。
3.避免接触传染源。避免与发热伴皮疹、淋巴结肿大病例密切接触,尤其是男男性行为接触,具有较高的风险。
有过接触史和暴露史,尚未出现症状,建议皮疹伴淋巴结肿大,尤其隐私部位长疱疹的市民到正规医院就诊,医生会通过流行病学史、皮疹的特点进行判断,符合疑似病例,医生会采集咽拭子、疱疹液、血液开展猴痘病毒相关检测,进一步明确诊断。
4.配合隔离和健康监测。疑似或确诊病例应到医疗机构隔离治疗。密切接触者应加强自我健康监测,监测期间可正常生活与工作,须避免与他人发生性接触、避免捐献血液等,同时坚持每天做好体温测量和症状监测,出现有不适症状应当及时前往医疗机构就诊。
平凉市疾控中心温馨提示:普通居民感染猴痘病毒的风险低,不必过度惊慌。建议您积极了解猴痘预防知识,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好个人防护。猴痘人际传播以男男性行为人群为主,在此建议男男性行为者积极了解猴痘防控知识,应避免或减少高危行为并做好自我健康监测。若发生高危行为、接触高危人群或可疑动物后,出现皮疹、发热、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应立即做好个人防护,及时就诊,并告知医生流行病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