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接种是防控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对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24年4月25日为我国第38个“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宣传主题为“共同行动 接种疫苗 为全生命周期护航”。
为什么要接种疫苗?
当细菌或者病毒侵入人体时,身体就会产生一种抵抗这种细菌或者病毒的物质,这种物质叫做抗体。新生儿刚出生时,体内会有少量的母传抗体,随着儿童渐渐长大,体内的抗体会逐渐减弱或消失。
预防接种就是人为地将经减毒或灭活等工艺处理的少量细菌或病毒及其代谢产物接种给人,使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或细胞免疫反应,从而产生针对该种病原体的抵抗能力。
由于5岁以下儿童的免疫系统发育还不完善,尤其是6个月龄以内的婴幼儿,会更容易受到传染病的侵袭。故通过接种疫苗来增强婴幼儿和儿童对特定疾病的免疫力。目前,接种疫苗是预防某些特定疾病有效、经济的措施。
儿童需要打哪些疫苗?
我国将疫苗分为两类:
免疫规划疫苗
是指居民应当按照政府的规定接种的疫苗,包括国家免疫规划确定的疫苗,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执行国家免疫规划时增加的疫苗,以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卫生健康主管部门组织的应急接种或者群体性预防接种所使用的的疫苗。
非免疫规划疫苗
是指由居民自愿接种的其他疫苗。非免疫规划疫苗对针对传染病同样具有很好的预防效果,儿童家长可根据孩子的健康需求,本着“自费、自愿、知情”的原则,自主决定是否接种该类疫苗。常见的非免疫规划疫苗如:水痘疫苗、EV71疫苗、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轮状病毒疫苗等。
儿童预防接种免疫程序
儿童建议在下述推荐的年龄之前完成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相应剂次的接种:
要到哪里接种疫苗?
在医院出生的新生儿,由出生医院负责为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第1剂和卡介苗,之后的疫苗接种由孩子居住地的预防接种单位负责。
哪些情况应暂缓接种疫苗?
01患有严重皮炎或有皮肤感染、湿疹
02体温超过37.5℃
03有严重心、肝、肾疾病或活动性结核病
04神经系统疾病,如癫痫、脑发育不全
05重度营养不良、严重佝偻病、先天性免疫缺陷及过敏体质
06处于疾病急性期,如正在腹泻、严重咳嗽
疫苗接种注意事项
接种疫苗前,家长应如实提供儿童的健康状况和接种禁忌等情况,儿童发热应暂缓接种。
接种疫苗时,家长应把预防接种证交给接种医生记录接种疫苗的相关信息。
接种注射疫苗后,应当用棉签按住针眼,不出血时方可拿开棉签,不可揉搓接种部位。
接种完疫苗后应在接种场所留观休息30分钟,如果出现高热和其他不良反应时请及时就诊。
接种疫苗后需适当休息,多喝水,注意保暖。接种疫苗当天避免洗澡,同时保证接种部位的清洁,防止局部感染。
口服脊灰疫苗后半小时内不能进食温、热的食物或饮品。
疫苗接种后常见的反应及处理
局部反应
接种部位红、肿、发热、疼痛等,轻度不需要处理,注意休息即可。接种24小时内红肿可先冷敷,超过24小时红肿部位可以热敷消减,每日数次,每次10-15分钟。(注意:卡介苗不能热敷)。
全身反应
少部分人接种疫苗后会有全身反应,比如发热、烦躁、易怒、睡不踏实、食欲减退、嗜睡、腹泻、呕吐、皮疹等。全身反应轻微时无需特别处理,反应严重时及时带儿童前往就近门诊找专业医生咨询就医。
注意:出现以下情况请及时就诊
体温38.5℃以上,超过48小时仍不退烧,尤其是3个月以下或有高热惊厥史的宝宝
虽然体温38.5℃以下,但是精神状况差
宝宝出现精神差、排尿减少、脱水、腹痛、严重呕吐腹泻、抽搐、严重咳嗽、呼吸异常等情况
预防接种证有什么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第四十七条规定:国家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入托、入学、入伍、出入境时都要查验预防接种证。儿童长期外出时,也可凭预防接种证在临时居住地的预防接种单位接种疫苗。预防接种证遗失后应及时携带监护人有效身份证明,到原接种单位补办接种证。
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是由脊灰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多发于5岁以下的儿童。感染者可能出现肢体麻痹,且出现麻痹的病例多数留下跛行等终生致残,因此俗称为“小儿麻痹症”。目前,脊灰野病毒在地球上仍有流行。
近日,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等6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有关人群第二剂次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补种工作的通知》,2016年3月1日至2019年9月30日之间出生的儿童,除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接种禁忌症以外,无论是否本地建档儿童,既往接种史不足2剂次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包括含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成分的联合疫苗)的,只要符合接种条件,均需补足2剂次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
为了孩子的身体健康,请符合上述年龄范围的儿童家长及时携带《预防接种证》到您所在的居住地预防接种门诊为您的孩子免费进行脊灰灭活疫苗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