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宣传主题和海报揭晓
2023年4月25日为我国第37个“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为深入贯彻落实新时期以预防为主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进一步宣传疫苗接种在控制传染病、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中的重要作用,营造预防接种的良好氛围,倡导全社会重视、关心和支持预防接种工作,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确定2023年“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的宣传主题为“主动接种疫苗,共享健康生活”。
01.儿童为什么接种疫苗?
1.宝宝出生后从妈妈体内获得了一定的免疫力(母传抗体),但随着宝宝的成长,在出生6个月后母传抗体逐渐减弱消失,而此时宝宝的免疫系统发育仍未成熟,孩子容易受到各种传染病的侵害。
2.接种疫苗是对抗传染病最简便、经济、有效的手段,能够增强人体对传染病的抵抗能力,还能建立免疫屏障,从而有效地预防传染病的传播流行。
3.《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等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卫生部门与儿童监护人应当相互配合保证儿童及时接种疫苗。
02.自费疫苗可打可不打?
我国儿童接种的疫苗分为免疫规划疫苗和非免疫规划疫苗。
免疫规划疫苗:政府承担费用的疫苗。可以理解为是强烈推荐的。
非免疫规划疫苗:需要家庭自付费用的疫苗。接种与否取决于家庭经济条件和家长对预防疾病风险的认知,推荐但不能强制,并不代表儿童不需要接种。
事实上这两类疫苗是根据我国国情和各地财政计划来划分,从疾病预防角度,两者同等重要。
03.如何区分接种后的常见反应和不良反应?
常见反应:
1.接种部位出现疼痛和轻微肿胀,一般2~3天可以恢复;
2.一过性轻度发热反应,多数持续1~2天,可以自行缓解,不需要做特殊处理,尽量多喝水,如果体温超过38.5℃,可以适当服用退热药;
3.散发型皮疹,出疹时间1~2天,不需要做特殊处理;
4.食欲下降和轻微腹泻,一般2~3天内恢复,注意及时补充电解质水。
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一般较为罕见,如有发生需要专业医生详细评估,例如持续重度高热,全身过敏性荨麻疹、过敏性休克、过敏性紫癜和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04.接种疫苗多久后产生免疫力?
理论上接种疫苗后约1~2周能产生有效的免疫力,具体情况要根据疫苗本身的特性和人体自身情况而定。
疫苗只对特异性疾病预防,不包括所有的型别。此外,预防接种虽可以保护绝大数人避免发病,但所有疫苗的保护率都不是100%。
05.哪些情况下不合适接种疫苗?
1.发热(体温>37.5℃)、患急性传染病或其他疾病;
2.患牛皮癣、皮肤感染、严重皮炎或严重湿疹;
3.患有心脏病、肝炎、肾炎或活动性结核;
4.脑或神经系统发育不正常,有脑炎后遗症或癫痫病;
5.患重症营养不良、严重佝偻病、先天性免疫缺陷或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