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两会健康之声——强化疾控体系,推动疫苗与公共卫生事业新发展
在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疫苗、公共卫生以及传染病防控等议题成为了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焦点,诸多提案和建议为我国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疾控体系与公共卫生能力建设
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
明确提出要强化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促进医疗、医保、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
具体措施包括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推进编制动态调整,建立以医疗服务为主导的收费机制,完善薪酬制度等。
同时,强调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统筹做好重点传染病防控,居民医保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分别再提高30元和5元。
将病原微生物耐药性监测纳入国家公共卫生体系
全国人大代表、康为世纪董事长王春香建议,加大投入,改善基层医疗条件,吸引和留住专业人才,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进一步加强疾病筛查与早诊早治工作。
将病原微生物耐药性监测纳入国家公共卫生体系,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病原微生物耐药性问题日益严峻。
建立全面的监测体系,及时掌握耐药性动态,对于合理使用抗生素、保障公众健康至关重要。
疫苗与传染病防控
建议将更多高价值疫苗调整纳入免疫规划之中
全国政协委员、康希诺生物股份公司首席科学官朱涛建议,将更多高价值疫苗调整纳入免疫规划之中,以提升我国的疫苗接种水平和疾病预防能力。
扩大疫苗免费接种范围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吴家兵建议,将老人流感疫苗和青少年女性宫颈癌疫苗纳入国家免费接种计划,提升重点人群的免疫覆盖率。
将宫颈癌疫苗等纳入国家免疫规划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荆州江陵县疾控中心国家血防基地办主任李霞建议,国家可分阶段将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
在1到2年内,优先纳入宫颈癌和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随后的3到5年内,扩展至水痘疫苗、肺炎球菌结合疫苗和轮状病毒疫苗。
普及“成人疫苗处方”,推动医防融合
全国政协委员、首都医科大学全科医学与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吴浩建议,基层全科医生应为成人开具个性化“疫苗处方”,以预防流感、肺炎、带状疱疹等疾病。
他强调,利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提升全科医生诊疗能力,确保医疗知识与服务人群健康需求相匹配,是推动基层医防融合的重要举措。
推动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纳入法定传染病管理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吴家兵建议,将该综合征纳入法定传染病管理,加强监测和防控。
基层医疗与慢性病管理
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院长助理、老年病内科主任医师刘梅林建议,不同层级的医疗机构应明确定位,分工协作,共同构建完善的老年医疗服务康养体系。
还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下级医院培养和输送合格的专业人才,承担提升基层医护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诊疗能力的任务,为分级医疗的有效实施奠定坚实基础。
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全国人大代表、兰州大学护理学院院长韩琳建议,各地政府部门进一步关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力资源状况。
对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等相关问题进行把脉、诊断、开方,并考虑将其纳入政府绩效考核。加强全科医学教育,重点培养临床、预防、检验等急需紧缺专业人才。
推进早筛早诊早治,在基层全面落实慢性病多病共防共管
全国人大代表、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甘胜莲建议,推动重大慢性病防治关口前移,加强健康知识普及,积极推进早筛早诊早治,在基层全面落实慢性病多病共防共管,切实提升全民健康水平。
强化慢性病共病管理
全国人大代表、武汉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缪小平建议,以全科医学为核心,建立慢性病共病综合管理机制。将慢性病共病管理全面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现共病管理的关口前移。
加强基层医疗机构与上级医院之间的组织协调和双向转诊机制,构建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连续性共病照护体系,确保患者在不同医疗阶段都能得到有效治疗和照护。
预防医学与健康筛查
推动前列腺癌早期筛查
全国人大代表、咸宁市中心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主任王雪静建议,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国家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城市和农村癌症早诊早治项目)可以免费为项目地区提供特定癌种的癌症早筛服务。
在前列腺癌筛查尚未纳入国家重大公共卫生项目之前,鼓励有条件的地方通过地方财政出资,将前列腺癌筛查纳入当地的民生项目。
制度保障与医疗反腐
优化生物制药集采制度建设,支持企业高质量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华兰生物董事长安康建议,国家应优化生物制药集采、政府采购招标中的制度建设,能够更大力度地支持生物制药企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生物制药企业。
优化成渝地区生物医药审评审批机制,进一步推动非免疫规划疫苗回款
全国人大代表、智飞生物副董事长兼总裁蒋凌峰建议,优化成渝地区生物医药审评审批机制、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进一步推动非免疫规划疫苗回款,促进疫苗行业良性可持续发展,建议通过专项债务化解历史欠款,并优化疾控支付体系,构建“专款直付”新机制,切实有效缓解企业资金压力。
薪酬业务“解绑”,严打医疗腐败
全国人大代表宋兆普建议,要通过立法手段,明确医院的公益性质,规范医院和医生的行为。
医务人员薪酬不得与业务收入挂钩,同时要对医务人员收红包行为零容忍,严厉打击医疗腐败现象。
当前部分医务人员薪酬与业务收入挂钩,容易导致过度医疗,增加患者负担,破坏医疗行业的公益性。
2025年两会代表委员的提案和建议,为我国公共卫生和传染病防控领域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有望推动我国卫生健康事业迈向新的台阶。
来源:CDC信息站微信公众号